@第七天嵐山之行,是來京都一定要去的,但是前幾天曾下了豪雨,所以嵐山溪水暴漲,因此行程調整到今天,網友大多建議搭乘JR山陰本線或京福電鐵,但我們是從飯店出發,看了google map的指引,搭巴士所花時間約35~40分,若繞至京都車站再轉乘JR山陰本線,所花時間就差不多,相對金額巴士一日卷明顯便宜(600日圓,當日無限搭乘),若搭京福電鐵嵐山本線,來回440,時間約31分,看似比巴士便宜,但我們還打算到金閣寺,加總後大家還是決定買一日卷,搭11號巴士,在嵐山天龍寺下車,步行600公尺即可到達嵯峨野觀光鐵道站,就在JR嵯峨嵐山站旁,入口處陳列一輛蒸汽式火車頭,站內可見火車時間表及列車座位配置圖,站內有會說中文的售票員,他建議我們到龜岡後,馬上往回在嵐山站下車,可走竹林小徑或是往渡月橋,我們去時10:01坐第一節車廂,沿途可欣賞兩旁風景,回程10:29坐第五節透明車廂,體驗不一樣的感覺,這小火車沿著保津川溪行駛,共停四站~嵯峨、嵐山、保津峽及龜岡,沿途風景如下,由於水流湍急,黃沙滾滾較為可惜,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這一線為何熱門,原來春天看櫻花,夏天看新綠,秋天賞楓,冬天或可遇到銀白世界,又為何網友會推薦搭京福電車,因為它是路面電車,就像觀光巴士一般,速度不快,卻可欣賞街邊風景,下次再來體驗吧!
我們在嵐山站下車,這附近有一常寂光寺,不知為何日本寺廟都要門票,我們並未購票進入,只拍了入口就離開了,後來才知這裡的楓紅很漂亮,所以又是下次賞楓的景點之一,折回嵐山站我們往竹林走去,很佩服日本人的用心,他們將枯死的小細竹固定在步道兩旁,可當圍籬,又可襯托綠竹的美,這一景台灣的竹林不會比這差,像是阿里山公路上的頂湖,但步行其中,相較之下為何無法吸引?或許這裡是以觀光為導向,而台灣竹林是以食用竹筍為主,不解可以更好的,在台灣常常到處遊玩,且好多秘境不比國外差,就是行銷與維護做的不好,我們穿過了一段又一段的竹林,來到了野宮神社,這裡有一黑木鳥居,一旁綠草如茵,甚為美麗,走著走著,一條竹林小徑上一輛人力拉車,踩著輕快的步伐,嘴上說著一長串的日語,好似在與乘客解說著,倆口子的幸福全寫在臉上,過了這片竹林後,便進到嵐山電鐵站的市集,簡單用了便利商店的中餐,便往渡月橋走去,若不是溪流混濁,岸邊的松柏配上清澈溪水,此時要是再有船行駛其上,這景緻一定更美,渡月橋所跨越的河川,其上游為保津川,下游則為桂川,拍照時無意間將路人甲給納入構圖中,就借用一下,走到橋的另一端是嵐山公園,河旁停了幾艘渡船,無水患時可搭船沿著溪邊遊覽名勝,因為還有金閣寺要走,便起程搭巴士前往。
一開始沒留意方向,過了一站,發覺方向相反,趕緊下車,走到對向,等了一會兒,車來了,好險都是用一日卷,不用再吐錢,這趟車較久,因為我們先坐11號到終點「山越中町」,等了約5~10分,換搭59號至金閣寺,下車時發覺也有很多遊客和我們一樣是採巴士之旅,第二天已參訪過銀閣寺(慈照寺),怎可不來金閣寺(廘苑寺)參訪呢? 金、銀門票都是張平安符,很特殊特別帶回台灣保平安,建築物前都有池水,這金碧輝煌的金閣寺,旁邊的松木加上水中倒影真是美極了,雖然感覺過曝,但不這樣拍,水中倒影會太暗陳,沒有偏光鏡就得犧牲某些相對數值,今天天氣很好,遊客很多,大家都卡位拍照,不想影響他人拍攝,我們便依指示路線繞了一圈,人潮真的很多,而當我走到金閣寺的另一面時,從相機中看著金閣寺,搭配著低垂的松柏枝條,整個畫面就像一幅畫般。
過了金閣寺,往出口走,有一販賣御守的地方,一旁有當年足利義滿泡茶所用的泉水池,再過去一點有一小瀑布,其下的石頭很像鯉魚有鯉躍龍門之意,再往前一點有數尊石像,銅板佈滿其周遭,聽說只要將銅擲入缽中,願望就能實現,還不少人在試,最後還有一座「夕佳亭」,其實就是一間茶室,該名稱取自"夕日映照金閣為佳"之意,因而命名為「夕佳亭」,我對建物比較好奇,那屋頂看似稻草建製如何防風擋雨?雖有近距離拍了局部工法的照片,或許將來有一天也來臨摹建造看看。
走出了金閣室,看看這次京都六天的行程有計劃要去的也都去過,兩家子就暫時各走各的,老婆說想回頭去看仁和寺,所以又坐59號往回約六站,這裡人不多,我們也只有在正門口瞻仰其建築之美,下一站去哪?小孩想回飯店休息,我和老婆則想去西本願寺走走。
忘了搭幾號巴士,因為只要能到四条大宮或四条堀川都可,所以很快我們就來到西本願寺,正門入口有一株四百多年枝葉茂密的銀杏樹,真得很大,讓人肅然起敬,入內參訪要脫鞋,寺院有提供袋子讓你手提,走入殿堂內,很寧靜,看了資料才知京都有十七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寺建築,西本願寺當然也是其中之一,而更讓我倆訝異的是換穿鞋子時,很自然的會看向腳底的襪子,居然沒有一絲的灰塵,在這偌大的空間裡,我隨處拍,一會走在屋外的廊道上,一會跨過門檻進到修行打坐的禪寺裡,這是印證「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嗎?太令人佩服了,這裡的遊客並不多,所以很寧靜,若多些時間坐在禪寺內,感受會更多,快五點了,我們也該離開,走出寺外,圍籬的灌木欉,以及乾涸的水道,搭配天空藍,今天天氣真好,開始感覺京都的美,也習慣巴士的搭乘方 式,好像可以long stay,朝正門對面的巷子走去,上次就覺得這棟建築很不一樣,也是有百年歷史的建物(建於1895年),現今為本願寺僧侶傳道研習會場。
過了幾個巷口搭上50號巴士,到了飯 店,祇園祭前祭已開始在佈置,以四条通為主,從西洞院通一直延伸至河原町,在路兩旁及附近巷口,都可看見巨大的木架,用麻繩牢牢地綑綁於木頭的銜接處,這裡的交通也配合祇園祭,有交管,甚至有的巴士站是不停靠的,你只能往下一站去等,當我們來到河原町時,正巧前祭的隊伍經過,紅綠燈全不管用,直到隊伍過後,才陸續放行,我們繞入鴨川旁的小巷子,出乎意料的安靜,昏黃的燈光,會讓人流連忘返,我們繞到一家算是華人料理吧! 點了油炸麵及中式炒麵,味道上還可以,今晚是這趟京都之行的最後一晚,明天將推進到大阪,希望天氣能持續這樣一直好下去。